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等一行专家莅临祁县图书馆调研

发布时间:2015-07-09 10:04:41

77日,著名古籍保护专家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研究员莅临祁县图书馆,指导古籍保护工作,山西省图书馆馆长魏存庆先生、文献遗产保护专家、武汉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刘家真女史、中央档案馆研究员晁健先生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博士、山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范月珍女史等一行十数人陪同。祁县政府闫朝晖副县长、祁县文化局崔骏局长、祁县图书馆杨文龙馆长等人参与接待。

下午近3时,张志清先生等人走进祁县图书馆古籍阅览室,被摆在书桌上的四部古籍吸引,分别是著名的宋代紹定二年刻本《昌黎先生集考异》、明代嘉靖三十三年梁佐刻藍印本《丹铅总录》、清代康熙年间遂初堂原刻初印本《亭林遗书》和鲍廷博通书批校的清代两卷抄本《涑水记闻》,这四部书是祁县图书馆宋、明、清、钞四种版本的代表,我馆古籍部志愿者王书豪先生为他们做了仔细讲解,并就宋版书的特殊避讳、《丹鉛总录》是否是书帕本、《亭林遗书》有趣的错版以及鲍廷博批校本的价值等问题,做了深入交流,张先生对这些书兴趣浓厚,不时拿起手机拍照,捧读宋版书时,张先生对这部保存近800年的古籍赞叹有加,说这部书即使在国家图书馆,也是罕见的珍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王书豪先生讲述宋版书《韩文考异》的版本特征与价值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专家们在讨论宋版书的避讳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张先生对宋版书的保存状况赞叹不已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魏存庆先生听杨文龙馆长讲述《中华再造善本》影印此书的故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张先生翻阅罕见的初印本《亭林遗书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拍摄嘉靖本《丹铅总录》

随后,张先生等人又步入古籍修复室,了解了我馆古籍修复的成果和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,对我馆两位古籍修复人员的专业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就古籍修复设备短缺问题进行交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晁健先生仔细观看修复中的古书页

查看了古籍修复的工作后,张先生等人又走进古籍书库,对我馆科学地在书库中建设缓冲带表示赞赏,并仔细询问了书库的各方面设备装置、古书存放等一系列问题,就祁县图书馆明本书数量、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、山西省珍贵古籍名录的书目做了深入了解。

武汉大学的刘家真教授,一进库门,便敏锐的意识到库中樟脑气味过强的问题,仔细询问我馆武荣瑞管理员是否生虫等问题后,建议我馆尽快更换樟木书柜,避免过量使用樟脑片,并具体指导了防虫防潮、下樟脑等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。中央档案馆晁健研究员也就曝书、书库通风等问题做了具体指导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 在古籍书库中交流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祁县图书馆向各位专家赠送《昌黎先生集考异》影印本

经过1个多小时的调研工作,专家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祁县图书馆。这次调研,对我馆古籍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将进一步促进祁县图书馆古籍事业的长远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合影留念

友情链接: 祁县人民政府网 山西省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在线文字识别转换 开放学术资源集(@陆浑戎)

移动图书馆客户端

微信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