祁县图书馆,始建于1954年,其前身是祁县文化馆古籍室,1979年独立成馆,1984年新建独立馆舍,面积2000多平方米。截止2015年初,馆藏图书总量达15万余册,其中古籍藏书5.04万册,现代图书10万余册,逐年征订各类期刊135种,报纸30余种。馆内设开架书库、电子阅览室、期刊阅览室、古籍阅览室、少儿阅览室、地方文献室、典藏资料室等服务部门。2013年荣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“一级图书馆”殊荣;
祁县图书馆以馆藏古籍之精蜚声海内,插架琳琅,为我国县级图书馆之翘楚,馆藏宋版《昌黎先生集考异》为海内外孤本,系我馆“镇馆之宝”,此外,尚有明前期刻本《大广益会玉篇》、明万历刻本《高素斋集》(海内外孤本)、《宝颜堂秘笈》(六集全本)、清初戴廷栻稿本《唐诗选》、清遂初堂原刻初印本《亭林遗书》、清初云中官未刻稿本《周易讲义》(孤本)、清鲍廷博批校两卷钞本《涑水记闻》、郭少仙鈐印稿本《樂正齋存印》等精品;目前已有18部入选“国家珍贵古籍名录”,46部入选“山西省珍贵古籍名录”。
多年来,祁县图书馆一直遵循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的宗旨,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,为全国各大、中学校、科研院所、专家学者提供了大量珍贵资料;先后参加了“四库全书存目丛书”、“续修四库全书”、“中华再造善本工程”、“中华古籍联合目录·山西卷”等国家重点文化工程。2009年,国务院、文化部授予我馆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称号;同年,山西省办公厅、文化厅授予我馆“山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称号;2014年,国家文化部授予我馆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”称号;此外,多次受省、市、县文化部门的表彰,国务委员陈至立、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、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冀淑英、魏隐儒、李致忠等先生先后莅临本馆指导工作。
目前,祁县图书馆围绕馆藏古籍保护研究工作为中心,在有限的财政支持下,着重进行民间流散古籍收集、古籍修复人员培养、图书管理自动化、安全保卫自动化、古籍数字化阅览工程等工作。
近年来,祁县图书馆始终面向社会、面向基层、面向读者,不断加强馆藏建设,扩展和深化服务,为提高馆藏质量,更好地为读者服务,现已建成“移动图书馆”、“微信图书馆”,配置电子书借阅机、电子期刊借阅机,从而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。为满足全县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,开展科技文化扶贫、送书下乡、图书宣传周、青少年读书竞赛、绿色网络文化活动周、青少年学习体会交流讲座、乡村中小学生图书流通点、读书进万家等服务项目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。
位置: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新建北路177号
电话: 0354——5243495
E-mail: qxtsgywl@163.com
邮编: 030900
公交: 5路、201路、301路
移动图书馆客户端
微信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