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少仙藏書題跋輯錄

发布时间:2015-10-29 04:04:56

 

山西祁縣圖書館古籍部 校錄

 

 清钞本《半可集》:

 余所藏傅先生《霜紅龕集》為民國七年晉新書社鉛印本,訛誤百出,不可據,然較此劣抄本則尤高出百倍也。此冊不知鈔於何人之手,觀其字跡,似數人湊合而鈔者。然董其事者,不□校對之功,以致連篇魚魯,幾不可句讀。此種鈔書,不如不鈔也。余既無子襄師輯印本,姑以此劣抄本置齋中,以便檢閱,聊勝於無耳。少仙識。

裝訂四書集註小言:

余幼即家貧,苦無書可讀,十二歲時,始於舅氏家尋得下《論語》一冊,《大學》則不克得也。恩師張貽生先生憫余之貧,且嘉余好學之誠,因由家帶來此《四書集註》全套予之,書為世兄潤甫君幼時所讀,句讀無誤。余得書後,朝夕講習,時有破爛,則家母為余連夜補貼,如《論語》下冊,幾無一頁無家母之手跡在。今展覽之下,每輒思及恩師待余之厚,慈母育我之勞,與夫潤甫兄輔我之殷也。日久封面破蝕,因又裝訂之如此,蓋以希其永存余齋中耳。著雍執徐仲秋之朔樂正齋學人郭維芝謹識。

  《皇清經世文編》:

   前代選文之書,或以論文,或以言理,其以經世爲主者,肇于清陸耀之《切問齋文鈔》,邵陽魏源推廣其志,輯《經世文編》一百二十卷,包羅萬有,去取精嚴,爲總集中空前之作,善化賀長齡刊而行之,僅于敘末以“鰓理于魏君”一語結之,實則皆默深一人之力,耦庚特借之以炫其名耳。李慈銘《越漫堂日記》云:“此書大旨欲救儒之不適於用,而其時當漢學極盛之後,欲救漢學之偏,以折衷於宋學,故其去取不免左袒於宋,而又欲合洛閩之性理、東萊之文獻、永嘉之經制、夾漈之考索諸學為一,其志甚大,用亦甚要。”但此論局于學術、禮政兩門之文,猶未盡此書之大體。此書成于道光初葉,其時河漕鹽三政最急,故此編于此三政亦最詳,由今視之,雖成過去,然在當時則不失其經世之初意也。其後葛士達(校按當做浚)之《續編》以及坊間之《三編》、《四編》、《新編》,漫無別擇,合混兼收,較之默深原旨大不同矣。癸未春日,裝訂此書既竣,弁數言于卷首,以告後之讀斯書者。郭維芝。

 

友情链接: 祁县人民政府网 山西省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 在线文字识别转换 开放学术资源集(@陆浑戎)

移动图书馆客户端

微信图书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