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西晋中的平原上,散落着一个个大院豪宅,诸如乔家大院、王家大院、渠家大院、常家庄园等,每一处大院都刻画着时代变迁的印迹,讲述着一段古老的故事。山西祁县昭余古城中,有一处藏在深闺人未识、即将开展系统修复的中国明清时代原生态院落——何家大院。这座民居罕见而独特,气势恢弘,历经沧桑,至今保存完整,原汁原味。
据祁县图书馆馆藏古籍记载,祁县何家是晚清以来昭余城内的第二大财主,商号分布四海,从业人员达一千余人,在祁县商绅中排名第三。而在乔、渠、何三家巨贾中,何家最低调,也最具儒商气息。何家大院在昭余古城中分散三处,分别是何大门、南街何家闷房院、马家巷何家院。
一、何大门
何大门位于昭余古城南大街中段路东。占地面积7608平方米,建筑面积5336平方米。共六个大院,四个小院,二百一十一间房屋。
宅第大门坐东朝西,大门为拱形,下石上砖砌成。现已不存。大门内,是一条石铺的甬道,长82米,宽4米。甬道北侧靠墙有护墙围台。甬道尽头是砖砌的影壁,与大门遥遥相对。甬道北面有三个大院:统楼院、明楼院、北新院。
统楼院:院门为拱形大门,下石上砖砌成。进大门后,是一个东西长、南北短的小院。南房是上下各五间的二层楼房。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小敞厅。平时用木夹扇封闭,貌若住房,把木夹扇去掉,可当作简易戏台。往北进入贴壁砖砌街门,便是一所里五外三、严谨庄重的四合院式统楼院,里外院中间由巍峨壮观的牌楼相隔。里院北房统楼五间,四窗一门全部砖砌拱形。屋檐全部用砖构筑而成。全院为砖木结构单坡顶,供主人居住。
统楼院旧影
明楼院:位于统楼院东侧。是所里十外三的双进四合院。院门为砖木结构明柱挑角门楼街门,明柱下的石础雕有八仙图案。进入街门后,门道外边又是木雕垂花门。从外院到里院拾级而上,里外院中间筑有很深的前后过厅。过厅前檐是走廊,围以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头柱石雕扶栏。里院东西十间,中间又筑有花栏,分隔为二。这所院院心宽敞,东西宽约六米、院面全部用方砖铺成,明亮气派。全院檐台、台阶全部用大块青石砌成。石砌的窗台上雕有线条流畅的浮雕花纹。北楼上下两层各五间,都有明柱,砖砌窗户外圆内方,层顶为七架木结构,柁身画有花纹,粗约半米。屋檐下柁脑,斗拱都雕有花纹。整座明楼高大宽敞,气势恢弘。全院玲珑剔透的木雕、砖雕、石雕艺术随处可见。寓意祥和,刀法精良。除过厅、北楼为卷棚顶外,其余屋顶都是单坡面,瓦垄呈船侧反曲形。为主人居住。
明楼二层,便是赫赫有名的对蒙轩藏书楼,晚清山西最大的藏书楼之一,收藏宋元明清珍贵古籍十万卷,很多都是海内孤本。主人何遵先是清代光绪年间何家生意的掌门人,但学问渊博,编刻过很多书籍,是一位儒商。
明楼院偏院,位于明楼院东侧,叫神主院。一所不大不小的平房四合院。何家逢年过节在这里挂神祗祭祖,供奉先人。
明楼院对蒙轩藏书楼现状
北新院:是一所里五外三的平房四合院。南北各五间,院心宽敞明亮,院门为门楼街门。为佣仆居住。
甬道南面有三个大院:两所车马大院、南新院。
两所车马大院紧邻,院门均为四方大门。院心宽敞。院内有马厩、车棚、石磨、车夫住房。
南新院:是一所平房四合院,南、北、东、西各五间。院门为浮雕街门。院内南房窗户上方具有欧式浮雕,略具巴洛克、洛可可风格。统楼院和南新院各有一个狭长小偏院,均为灶房、厨师住室。
纵观全院,规模宏大,设计合理,建筑精良,穿心过厅。明楼院、统楼院、闷房院、戏台院,形式各异,富于变化,且和谐统一,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典型清代风格的建筑群。
二、南街何家闷房院
南街何家闷房院位于昭余古城南大街何大门斜对面路西,是一所横五竖五闷房四合院。院心宽约八米,十分宽敞明亮。院落四角各有风道。房屋高大墩厚。全院共开六个门,二十个窗户。所有门窗面都用砖砌成。门窗顶部一律为拱形。窗子周沿由内向外呈喇叭形,拱形上各有砖雕的福、禄、寿等八角形图案。拱形两下侧砖面凹凸相间,各九层。每个门顶上方都嵌筑花边图案横匾。门坎两侧均筑有石雕门墩,图案清晰,美观雅致。四周屋檐不露椽檩而由带花纹的砖雕砌成,图案精致,玲珑剔透,为难得的砖雕艺术品。出檐各有平房顶一样的流水装置。纵观全院为青砖砌筑而成,装饰具有西洋建筑韵味。
三、马家巷何家院
在祁县城内马家巷东口路北,并排耸立着两座建筑宏伟、气势不凡、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整的院落。他们就是何家的闷房四合院和明楼院。
闷房四合院,建于清代中期。拱形垂花大门庄重气派。六级石砌台阶两侧为上马石,墙角有拴马桩。大门备有粗壮的顶门石,且有双门插。门内壁有画,东为踏雪寻梅,西为春夜诗社。院内宽敞明亮,方砖铺地。南北各五间,东西各五间。北房闷房,高大气派,敦实厚固。屋顶前额是一米高左右的砖雕栏杆,图案清晰,美观大方。房门为明柱挑角门楼,造型别致,气势不凡。五级石阶进屋。东西厢房为平房,却又匠心别具,在两端用砖砌成船侧反曲,使人误以为是单坡顶瓦房,形成视觉上的美感。整个院落,设计精巧,庄重典雅,给人一种豁达、舒适之感。
马家巷闷房四合院旧影
明楼院是典型的“里外院过厅式明楼院”。街门为明柱垂花挑角门楼,明柱下端是莲花浮雕石础,它和门槛下的第九级石砌台阶在一个平面上,使挑角门楼飞向半空,巍峨高大,蔚为壮观。共九级石砌台阶进入街门。门道左右两侧各有房门通向两旁房间。两旁房间十分狭小,屋檐东西两端各有一米左右缩向檐里,以利采光。门道正方为屏门。院内中间过厅,结构精巧,工艺精良。下有明柱、斗拱支撑,有明柱走廊。南北两面嵌以木雕隔扇。过厅隔为里外两个院。南北各五间,里院、外院东西各三间。里院北房是五间坚固的闷房,四扇一门。房门为明柱挑角门楼,五级石砌进屋。闷房顶耸立着五间宽敞明亮,结构精美彩绘华丽的明楼。楼的东西墙上各砌个造型精巧的月亮门。楼上前檐下是明柱走廊,砖雕栏杆护围,图案活泼生动,美观大方。除过厅是卷棚顶外,全院都是单坡顶。整个院落设计精巧,造型别致,巍峨气派,古韵浓厚。
马家巷何家明楼院旧影
昭余古城中的三处何家大院,至今未被人重修过,大到门楼窗户隔窗,小到原来挂匾的炮钉、遮阳挡雨的“花车”、顶大门的顶门石,大门上的双门插都保存完好,就连茅厕也是当年模样,历经风雨能保存得如此完好,使人们甚感珍奇。它的造型设计、布局结构、金木石刻、砖雕绘画无不体现着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,堪称中国明清宅居建筑之典范。
移动图书馆客户端
微信图书馆